导读
2025年3月,美国国防创新单元(Defense Innovation Unit, DIU)正式授予Scale AI公司“雷霆熔炉”(Thunderforge)项目的原型合同,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军事人工智能(AI)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五角大楼推动AI技术全面融入军事工作流程的旗舰计划,“雷霆熔炉”不仅体现了美国在军事现代化上的雄心,也揭示了其在全球AI军备竞赛中谋求技术霸权的战略意图。
一、项目背景:从落后技术到AI驱动的军事转型
“雷霆熔炉”项目的诞生源于美国军方对现有军事规划体系的深刻反思。DIU项目负责人布莱斯·古德曼(Bryce Goodman)指出,当前的军事规划流程依赖“几十年前的技术和方法”,在现代战争的快节奏和高复杂度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例如,传统联合规划过程需要人工整合海量数据——从目标位置、部队状态到后勤资源分配——耗时长、效率低,且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这种“速度与响应能力之间的根本性错位”促使五角大楼寻求AI解决方案,而“雷霆熔炉”应运而生。
回顾历史,美国军方并非AI军事化的新手。早在2017年,Project Maven便尝试利用AI进行无人机影像分析,以提升目标识别效率。然而,该项目因伦理争议和技术局限未能在全军推广。如今,“雷霆熔炉”在规模和野心上远超前者,其目标不仅是单一任务优化,而是实现作战规划、决策支持和资源分配的全流程自动化。这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升级,更是对军事思维的革新。
二、技术内涵:生成式AI与多方协作的融合创新
“雷霆熔炉”项目的技术核心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由Scale AI牵头,联合Anduril和微软两大行业巨头共同开发。具体而言,Scale AI提供智能应用程序和AI评估能力,Anduril贡献其Lattice软件平台(用于无人机和传感器数据整合),而微软则提供大语言模型(LLM)技术支持。这种多方协作模式为项目注入了多样化的技术优势。
Anduril Lattice软件平台
微软大语言模型技术框架
以实际应用为例,“雷霆熔炉”能够通过AI驱动的模拟和兵棋推演,快速生成作战计划草案。例如,在印太司令部(INDOPACOM)应对潜在冲突时,系统可实时分析对手海军的舰艇动态、港口承载能力及美军资源分布,生成多种行动方案并评估其风险。这种能力在2023年美军“全球信息优势实验”(Global Information Dominance Experiments)中已有雏形,当时AI成功缩短了战役规划时间。如今,“雷霆熔炉”将其推向实战化部署,首批目标是支持INDOPACOM和欧洲司令部(EUCOM)的“关键任务”规划,包括战役制定和战区资源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强调“人类监督”下的AI应用。Scale AI首席执行官曾表示,AI不是替代人类决策,而是加速决策过程。这种设计理念试图平衡效率与伦理,但也为后续应用埋下隐患。
三、战略意义:巩固军事优势与全球竞争的博弈
“雷霆熔炉”项目的战略意义远超技术层面,它是美国在全球AI军事化浪潮中抢占先机的重要一步。Scale AI在声明中指出:“首个将AI全面融入军事决策的国家将决定21世纪的历史走向。”此言并非夸张。随着AI军事化的加速——如无人集群技术和人工智能电子战上的投入,各国国防建设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雷霆熔炉”的推出正是回应这一挑战。通过将AI融入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CJADC2)框架,美国试图打造一个数据驱动、实时响应的全球作战网络。例如,其部署在INDOPACOM后,可大幅提升对印太战区威胁的预测和反应速度,强化对潜在对手的威慑力。首批部署对象为美国印太司令部(INDOPACOM)和欧洲司令部(EUCOM),支持关键任务规划,包括战役制定、战区资源分配和战略分析。长期计划是将该技术扩展至全部11个作战司令部。
此外,DIU选择硅谷企业而非传统军工巨头(如洛克希德·马丁),反映了美国军事创新模式的转变。这种“硅谷+军方”的合作模式已在无人机和网络战领域证明有效,例如Anduril的Ghost无人机在边境巡逻中的成功应用。如今,“雷霆熔炉”延续这一趋势,试图以商业AI的敏捷性弥补军方研发的滞后。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风险
尽管“雷霆熔炉”前景可期,其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技术可靠性问题。AI的高效依赖于数据质量,若输入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如情报失真),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例如,2021年美军在阿富汗撤军期间,一次无人机误袭事件就暴露了AI目标识别的局限性。“雷霆熔炉”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出现类似失误,后果将更为严重。
其次是伦理与信任危机。AI深度介入军事决策引发了“人是否仍在循环中”的疑问。尽管DIU强调人类监督,但在秒级决策的现代战争中,指挥官可能被迫过度依赖AI建议,削弱人为判断力。此外,硅谷企业军事化的趋势已引发争议。谷歌因Project Maven退出军方合作,而Scale AI的员工和公众是否会接受“天网式”系统的开发,仍是未知数。
最后,推广至11个作战司令部的计划面临资源与协调难题。当前试点仅覆盖INDOPACOM和EUCOM,若扩展至中央司令部(CENTCOM)等高冲突区域,系统需处理更复杂的多域作战数据,技术与组织上的挑战将成倍增加。
结语:迈向AI驱动战争的关键一步
“雷霆熔炉”是美国国防部(DoD)的旗舰项目,旨在将商业AI技术全面整合到军事规划与作战决策中。目标是加速决策过程,使美军能够以“机器速度”规划、适应和应对新挑战,从而在潜在冲突中实现威慑或胜利。
“雷霆熔炉”不仅是Scale AI与DIU的一次技术合作,更是美国军事AI发展从实验到实战的战略跃迁。它通过生成式AI和多方协作,试图解决传统军事规划的痛点,并在全球竞争中巩固美国的技术优势。未来,随着“雷霆熔炉”在实战中的检验,其成败或将深刻影响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