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美军“脉冲式作战”概念与实践验证研究/
美军“脉冲式作战”概念与实践验证研究
2025-07-30 17:07:4037浏览
源自: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2022年10月,美国国防部公布《国防战略》报告,指出“将打破战略竞争对手的作战优势,同时巩固美自身优势”,把“一体化威慑”作为核心原则。2023年2月,美军发布《联合竞争概念》报告,将战略竞争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对手间的持久斗争,双方寻求互不相容的利益,但不一定发生武装冲突”。认为大国拥有部署先进军事技术的能力,可快速提升军事行动的节奏、范围、精度和破坏力,但这种技术优势维持时间短暂,因为其他大国同样拥有模仿或抵消对手优势的资源。因此,提出战略竞争会是一场“无限游戏”。

“脉冲式作战”概念演变

鉴于此,美空军2023年3月7日发布新版《空军未来作战概念》,首次提出“脉冲式空中力量”构想。2023年7月,美军发布《联合作战概念3.0》,阐明美军全域作战的战略愿景,认为美军未来可能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难以快速全面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且对手可能扩大战争领域,通过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延伸打击范围,正式提出“脉冲式作战”概念。

2022年美公布《国防战略》与2023年发布《联合竞争概念》

事实上,本世纪初美国就对“脉冲式作战”展开研究。2003年9月,美国兰德公司发布一份名为《新集群作战:下一场战役的面貌》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集群作战模式是灵活且非线性的“脉冲式进攻”,通过大量分散部署的小型作战单元迅速隐蔽向目标集结并发动攻击,然后重新散开,随时准备再次联合进行下一个波次攻击。

美国空军新版《空军未来作战概念》(上一版本发布于2015年,提出“敏捷作战运用”概念)提出了“脉冲式空中力量”构想。要求美国空军未来作战具备“五六七”能力,即五项核心职能、六项关键任务和七项重点作战领域,明确通过“脉冲式空中力量”赢得战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空中兵力,发动多波次势不可挡的“脉冲式作战”,威慑、对抗、打击并遏制对手,为联合部队行动创造“机会之窗”。

美军在《联合作战概念3.0》中则明确各军种力量设计与发展的七项关键内容,其中之一即为“脉冲式作战”。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集中”、两个“实现”。即核心是灵活运用联合作战部队,持续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相对优势。集中指挥,实现全域战场的无缝控制。集中整合传感器、平台和决策流程,实现战场态势实时感知,并支持快速决策。通过涵盖陆、海、空、天、电、网的全域作战,基于多个波次的局部胜利,最终彻底打败对手。

“脉冲式作战”实践验证

根据公开资料,美军实施“脉冲式作战”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对作战态势进行全面评估,准确掌握双方实力对比和对手战略意图;第二,在短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手重点目标;第三,通过多个波次的攻击,逐步扩大优势;第四,动态调整策略和战术,取得全域作战主导权。

力量构成方面,概念提出之初设想力量主要由空军部、空军参谋部、六大地理司令部,以及五大职能司令部中负责战略规划和任务执行的空军力量组成。后来进一步扩大到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各军种担负联合作战的部队。力量运用方面,“脉冲式空中力量”是对“敏捷作战运用”“牵头联队”的动态运用,通过对空中兵力、作战时机、出动规模等进行灵活适时调整,让对手难以判断战场关键要素。作战模式方面,为使对手难以预测作战节奏,改变传统空中作战的“依谱奏乐”,要求在没有指定“乐谱”的情况下,大量采取有人+无人的协同配合,一波接一波的作战方式接连实施攻击。作战范围方面,要求各军兵种联合作战部队,在海、陆、空、天、电、网全域范围内,在要求的作战时间和空间内协同配合,各域取得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全域的绝对优势。概念验证方面,美空军近年来多次举行验证式演习,临时指定任务部队和保障单位,检验飞行单位、基地以及保障力量之间的互通联合。其中,美空军2023年12月在关岛举行“弯刀打击” 演习,模拟实战验证未来的“脉冲式作战”概念。参演的第36飞行联队按照新版《空军未来作战概念》,通过“脉冲式作战”以强化空军的全球机动、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能力。

2023年8月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举行大规模演习

2023年8月,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举行大规模演习,验证“脉冲式作战” 能力,通过多军种的协同配合,在特定区域检验联合作战能力,提升部队“脉冲式作战”的实战化应用。2024年6月,美国陆军在“勇敢之盾-2024”演习中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检验跨域作战能力,也是美陆军尝试在特定时空范围内,配合联合部队及盟友行动,集中优势火力达成作战目标“脉冲式作战”实践。

2024年6月美国陆军举行“英勇盾牌”演习

兵棋推演

2024年2月,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邀请美空军及其空中机动司令部、国防工业界人员组成3个推演小组,以某大国为首要假想敌,开展“协同作战无人机”桌面兵推演习,按“脉冲式作战”进行兵棋推演。

推演小组实施“脉冲式作战”,分“搏击脉冲”(Brawler Pulse)和“精准脉冲”(Exquisite Pulse)两个作战阶段具体实施。“搏击脉冲”阶段(如下图所示):空中使用3架B-52轰炸机各携10架无人机、10架F-15EX战斗机各携2架无人机。地面发射部署于菲律宾南部、帕劳和日本的50架无人机。共计发射100架协同作战无人机,扰乱、迷惑并压制对手的防空系统,迫其暴露位置。同时,8架F-22成4机编队、16架F-35成8机编队,执行空中作战。另有30架无人机与MQ-9担负通信中继续任务。2架E-7预警机负责指挥控制。

兵棋推演“搏击脉冲”作战示意图

“精准脉冲”阶段(如下图所示):使用多架携带6枚“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且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的无人机与多架F-22、F-35战斗机编组作战,并构建多条攻击线。其中,一支由4架F-22战斗机和8架无人机组成的机队执行主攻路线,另一支由8架F-35和16架无人机组成的机队执行第二条攻击路线,诱饵无人机则构建2条模拟主攻路线提供支援,同时无人机将作为先头部队吸引防空火力。E-7预警机、无人机和MQ-9提供感知和指挥控制支援。

特点分析

近年来,为应对“均势对手”,美空军先后推出“敏捷作战运用”概念和“牵头联队”概念,前者强调比对手更聪明、更灵活、更快响应,后者强调随机抽调不同作战单元组建作战联队,以防止对手根据部队番号、装备类型等分析其作战能力。“脉冲式作战”则是对“敏捷作战运用”“牵头联队”力量的动态运用,对空中兵力组成、作战时机、出动规模等进行再调整,为美军未来空中作战抢得先机。

特点一:由“依谱奏乐”向“随机演奏”转变,突出灵活战术战法

如果把传统作战方式比作“依乐谱演奏”,“脉冲式作战”则是“即兴演奏”。传统作战为线性推进,而“脉冲式作战”则是通过灵活、快速、难以预测的非线性方式发动攻击。美军“脉冲式作战”方式本质上是让一线指挥官从 “确定性思维”向“不确定性思维”跨越,通过灵活运用力量、灵活使用决策链、灵活采用战术战法,在对手难以预判的动态对抗中保持主动,做到“知彼”而“善变”。

特点二:由“局部优势”向“全面取胜”转变,突出联合作战理念

美军“脉冲式作战”强调寻找“机会窗口”,在特定时间和点位取得局部胜利,最终积小胜为大胜,全面赢得战争。局部胜利越多,最终全盘获胜的概率越大。开辟越多的交战点位将增加“脉冲式作战”的胜算。从“局部优势”向“全面取胜”的转变,实现从“单点对抗”向“体系对抗”,而联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核心手段 —— 通过力量、能力、指挥、保障的深度融合,将分散的“局部优势”转化为“体系优势”,最终在战略层面达成“全面取胜”的目标。

特点三:由“多域协同”向“全域融合”转变,突出融合一体优势

“脉冲式作战”将导致战场对抗更趋多点化,交战双方的角力场将不再局限于陆海空,而是向太空、网络、深海等各个方向延伸。美军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战场空间的边界限制,作战维度不仅覆盖作战域,同样也包括虚拟域,把多域协同 提升为全域融合,实现对所有可能影响战争胜负的空间、领域、要素的全面掌控。

特点四:由“有人”向“人机配合”转变,突出有人+无人作战模式

美空军实施“脉冲式作战”将大幅依靠有人+无人的作战方式,使用第五代或第六代有人机,借助先进的侦察监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技术,更大范围走向无人战场。采用“有人主导、无人协同、人机融合”模式,构建高效、灵活、更具生存力的作战体系,发挥有人的决策优势和无人的效能优势,形成战斗力倍增效应,美空军的这一理念转变尤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特点五:由“持久战”向“速战速决”转变,突出多向连续打击。

“脉冲式作战”方式每次战斗持续时间不长,但呈脉冲式无缝多向打击,脉波连续不断。从持久作战向快节奏、高频率的“脉冲式”对抗转变,实现对战争形态的重塑,首段多向分散进攻“破窗”,次段集中优势攻击“扩缝”,末段多波轮番打击“撕裂”。从中可以看出,美军旨在从拼消耗对抗转向敏捷对抗,这种模式也符合未来战争和冲突“速度即优势”的制胜逻辑。

挑战分析

一是指挥控制难。美空军现有的指挥控制模式难以做到节点无缝连接、数据无延迟交换,距离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目标相差较远,难以满足“脉冲式作战”需要。二是快速响应难。“脉冲式作战”的核心要义要求部队在不同点位接到命令后立即响应、机动部署并投入作战。参战部队不能以传统作战模式进行训练、动员和机动,难以在要求的时限内迅速响应。三是联合保障难。在强对抗复杂环境中,弹药、燃料等重要后勤补给资源本就是对方打击重点,而“脉冲式作战”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确保生存的前提下,快速顺畅保障诸多型号、数量未知的航空器,难度可想而知。当前,美军“敏捷作战运用”和“牵头联队”的伴随保障模式仍处于试验阶段,利用盟友保障动态作战需求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距离真正满足“脉冲式作战”需求尚存在差距。

趋势分析

从上述时间轴不难看出,美军推动“脉冲式作战”概念实战化的速度和进程。继“脉冲空中力量”构想后,美国空军又于2024年12月份提出 “联合力量设计”理念,旨在适应21世纪复杂安全环境、提升多军种协同作战能力,明确三大任务领域:①在持续受攻击的高威胁区域内部署部队,并生成战斗力;②从对手火力范围外的防御区域行动,并向高对抗环境投送力量;③从抵御有限攻击的阵地延伸至全球大部分地区,且具备灵活应对危机的能力。三大任务领域本质上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脉冲”,而“脉冲式作战”概念的联合融合、快速灵活、连续打击等特点也应合“联合力量设计”理念,有助于美军的能力融合和体系重塑目的。因此,可以预见,下步美军会进一步强化该概念的实践论证验证,推动实战化运用,争取实现作战空间全域化、作战力量多元化、作战节奏快速化、指挥控制智能化、后勤保障灵活化的发展。由于涉及资料尚未公开或仅提及但无详述,目前国内外对该作战概念分析相对较少且不深入,其相关情况需持续跟踪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