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新媒体的视频报道,解放军陆军第三代中程通用无人机T-20已经大批量服役;T-20就是在十五届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锐鹰800A中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又被称为“ASN-220”。锐鹰800A翼展4.5米,长度3.5米,最大有效载荷约150千克,最大航程达到1000公里,滞空时间则可高达20小时;集成了情报侦察、火力评估和察打一体等多项功能,总体性能世界领先。
锐鹰800A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制造,可以装备到陆军合成旅、海军陆战旅,空军空降兵旅,以“察打一体无人机营”的方式,为每支基层部队配备可直接使用的空中力量!美国《防务新闻》将其称为“中国无人机的巅峰之作”,日本《军事研究》惊叹其“重新定义了陆基航空力量”;那么,它究竟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珠海航展上的锐鹰800A
1.起飞和降落方式具有多样性。锐鹰800A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创新的起飞和降落方式:除了常规的起落架滑跑外,还能通过火箭助推进行发射,即只需一辆中型卡车,就能在狭窄的山区道路上完成发射,这意味着几乎可在任何条件下快速部署;适用于侦察、监视等多种任务,尤其是需要快速响应的现代战争场景。2024年南方抗洪演练中,武警部队展示了令人瞠目的操作:两辆皮卡并排停在山间公路,战士们30分钟内完成无人机架设;火箭点火后,锐鹰800A呼啸升空,直奔灾情最重的河谷地带。
锐鹰800A除了常规的起落架滑跑外,还能通过火箭助推进行发射
锐鹰800A的降落方式也极具创新性:到达地面后,锐鹰800A可以选择降落伞或气囊回收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它的任务多样性。装备降落气囊的设计让无人机不再受到风速和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简单易用,这使得它能够在各种地形和条件下实现安全回收,提高了安全性能和灵活性。
2.多用途能力强。锐鹰800A的模块化挂载能力和多用途能力十分出色,机翼下六个挂点,能搭载四枚蓝箭-7反坦克导弹+两枚巡飞弹。在搭载此类武器的情况下,锐鹰800A能在1千米范围内进行精准打击,这让它不仅能够侦察,还能够在敌方目标周围建立强大的火力控制。
此外,锐鹰800A还配备了数款袖珍巡航导弹,这对应增强了其远程打击能力,在战术上有了更为显著的灵活性。齐全的武器配置使得一支小型部队就能够通过这款无人机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实施控制和打击,显著提升了战场的机动性和效率。
3.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从成本角度来看,锐鹰800A的设计体现了高效和可持续性。尽管拥有先进的技术,它的生产成本依然比较低,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流水线生产能力。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生产,无疑提升了其在战场上的重复使用率,这在应对现代战争日益复杂的环境时尤为重要。频繁的快速部署与回收能够有效提高部队的机动性,适应恶劣的战斗条件,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锐鹰800A的简单结构也使其在战时条件下快速生产成为可能。即使没有专门的弹药支持,简单装备炸药的巡飞弹形式都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威胁。相对于传统作战装备,锐鹰800A无疑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战斗思维。这种简单高效的武器体系将可能改变小规模部队的作战模式,实现更加“平民化”的战斗方式。
4.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导航和武器精确度等领域的应用,锐鹰800A的作战系统将越来越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2025年高原演习中,122人特战分队携带6架锐鹰800A,在72小时内控制藏南某峡谷地带。无人机群构建三层监控网:高空巡飞弹电磁侦察、中空察打一体机火力待命、超低空微型无人机抵近识别。当“敌”装甲纵队现身,蓝箭-7导弹从8公里外精准斩首。这种“无人机+”作战模式正引发全球陆军变革。